近年来,解放军加大了在台海周边的巡航力度,歼-16、轰-6等各种先进军机轮番现身。然而最让台当局担心的莫过于歼-20,因为其强悍的隐身性能岛内根本发现不了,而这还只是开始。
一张照片,曝光歼20最新动向
最近,社交媒体上流传着歼-20在“野兽模式”下进行试飞的照片。照片显示,歼20机翼下挂载着外部载荷,可能是空空导弹,或者是有着特殊用途的吊舱。这一切透露了一个信息:比起隐身,战机在不同作战场景中的适应性同样关键。
要明白这次测试的意义,我们要先了解第五代战机普遍采用的内置弹舱。这种设计无疑是为了追求极致的隐身效果。当弹药隐藏在机体内部时,雷达反射面积达到最小,对于渗透敌方防线尤为重要。然而,内置弹舱的容积有限,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。所以,当对隐身性能的要求有所降低时,外挂武器就成为了合理的选择。
(社交媒体上出现的歼20图片)
展开剩余74%F-22也曾在研制阶段进行过类似的尝试。在2002年的一次试飞中,F-22携带了两枚AIM-120中距导弹完成外部载荷测试。这表明,外挂武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,而是面对复杂作战环境,战机需要采取的一种可适应性策略。
那么,歼-20开启“野兽模式”意味着什么呢?简单来说,这代表它具备了搭载更多武器载荷的能力,使其在制空作战中具备了能同时打击更多目标的潜力。不过,增加挂载数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,即隐身性能会降低。不过,只要我们在战场上拥有了制空权,并且敌防空系统的威胁降低,此时开启歼-20的“野兽模式”,将对战局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。
正如台退役少将栗正杰所言,“当歼-20把敌军雷达和电子监听设施打掉时,它就不需要隐身了。”打掉敌人的“耳目”后,歼-20可以游刃有余地施展武力,不再受到过多隐身需求的限制。
(歼-20)
他认为,在实际作战环境下,歼-20开启“野兽模式”往往不是单打独斗,而是协同作战的一部分。和歼-16、歼-10C携手作战,歼-20充当开路先锋,率先摧毁敌方重要的雷达和通讯设施。一旦这些目标被拔除,歼-16等战机便能接手进行更大规模的打击任务,届时实现两岸统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。
解决台湾问题,解放军手握“定海神针”
有消息称,歼-20已经换装了新型发动机,推力比之从前有了极大提升,更强的推力意味着歼-20不仅可以携带更重的武器,还能更快地突破敌方封锁,迅速转入作战或撤出战斗。
无论是凭借隐身性能突破敌方防线,还是开启“野兽模式”对目标进行火力覆盖,歼-20的强悍性能都意味着美军插手台海的可能性越来越小,“台独”分子妄图“以武谋独”终将是一场空。
(歼-20实弹开火)
此前,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海附近进行了多次军事演训,歼-20凭借强大的空中作战能力,成为了“定海神针”,确保在空战中,敌方始终难以逾越我们的防线。
一旦台海冲突爆发,域外势力想要介入时,歼-20不仅能够深入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,执行精准打击任务,还能攻击敌方的空中加油机和预警指挥飞机,彻底切断敌人的远程行动能力。
歼-20的意义绝不仅限于一款先进战斗机,它是中国在现代战争中保持优势的象征。每一次试飞、每一次演训,都是对我们国防力量的重要考验和验证。歼-20的“野兽模式”,为未来战术的多样性提供了更多可能。
(歼-20列装数量越来越多)
歼-20的这些技术突破与战略演练向世界传递了清晰的信息:中国军队不惧任何形式的挑战。伴随着多次的实战化训练及隐身与攻击能力的进一步开发,歼-20必将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绽放更为耀眼的光芒。
发布于:山西省